第三屆白茆山歌藝術節現場 王思哲 攝原生態創作山歌展演 王思哲 攝
  中新網常熟6月13日電 (記者 周建琳)在中國第九個“文化遺產日”來臨之際。“非遺”的保護與傳承又成了熱點話題。13日,《白茆山歌與民俗生態學術研討會》在常熟舉行,30位全國吳歌研究專家、學者參加論壇,共同探討吳歌民間文藝的保護、傳承和發展。
  再現“千人對山歌”
 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歌的傑出代表,常熟白茆山歌傳唱至今已有4500多年曆史。6月12日晚,第三屆白茆山歌藝術節在常熟古里鎮舉行,再現了“千人唱歌萬人和”的盛景。
  12日晚上7點,白茆中學的操場上聚集了上千名市民,他們是來聽白茆山歌的。當晚,古里鎮7個方陣420名山歌手參加演出。在光彩照人的電子背景屏幕下,勞作時的號子、淳樸直白的情歌都一一亮相,悠揚的山歌在夜空中迴蕩。
  白茆山歌先後十三次走進北京城,唱進中南海,多次出國交流。特別是近年來,由於當地政府註重保護,多次舉辦白茆山歌藝術節,使白茆山歌得到有效保護,白茆山歌因此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  “山歌還是耐聽的,不過會唱能唱的越來越少。”站在會場外聆聽山歌的陸阿婆給記者哼了兩句,她笑言,她的孫子輩基本不知道山歌了,甚至都聽不懂。
  保護傳承仍是問題
  “那時候山歌唱得好的姑娘很容易嫁個好人家,山歌唱得好的小伙也容易找到對象。這些獎勵機制現在都不可能存在了。”聽著臺上悠揚的山歌,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曄原忍不住回憶往昔更憂現狀。
  長期致力於民間文化傳承研究保護的劉曄原,1984年,第一次接觸了“白茆山歌”,在這三十年裡,她對於“白茆山歌”的那份厚愛沒有改變。劉曄原曾盛邀並陪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員,專程到常熟來考察山歌。
  再次在山歌會上聽到熟悉的“白茆山歌”,劉曄原倍感欣慰的同時也很憂慮。和中國其他山歌一樣,山歌雖好,畢竟是農耕文化的產物,是勞動之餘的即興創作。現實的生產環境和過去大不相同,吟唱山歌的人自然就少了。
  白茆山歌協會會長鄒養鶴的一番話證實了劉曄原的擔憂。鄒養鶴坦言,以前白茆山歌,家家戶戶都會唱,現在會唱的越來越少,代表作品也越來越少。他說:“現實的生產環境和過去大不相同,缺少延續傳承的時空載體。”
  “古老的山歌只有被人傳唱時,才能獲得應有的生命力。”鄒養鶴說,好在政府早就開始對白茆山歌進行保護,在幼兒園、小學課程中加設白茆山歌的教程,從娃娃開始培養對山歌的熱愛之情。
  記者瞭解到,常熟命名了7個山歌村,白茆中學、白茆中心小學兩個山歌學校,波司登等3個山歌企業,還有徐雪元等一批山歌家庭和白茆山歌代表性傳承人。此外,還走進了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等學校,開設課程,進行傳授傳播。
  鄒養鶴建議,政府可考慮借鑒國外對山歌的保護經驗,新建全新的山歌展覽館,在生態園中還原稻作農耕生產模式,複製自然的勞作對唱形式。(完)  (原標題:千人對唱白茆山歌 探路“非遺”接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l84wllz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